罢黜百家的成语解释

一文知千秋272024-12-17 03:36:17
罢黜百家的成语解释指的是排除诸子杂说,只推崇一家学说(多指儒家)。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政策,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罢黜百家的释义

罢黜百家指的是废除或排斥除某一学派(通常指儒家)之外的各种学术流派和思想体系,以确立某一学派(如儒家)的独尊地位,这种做法通常发生在政权稳固后,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罢黜百家的成语解释

2、罢黜百家的出处

罢黜百家这一说法源自中国西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此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并以此来选拔官员和教化百姓,这一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罢黜百家的例句

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罢黜百家的分解解释

- “罢黜”:指废除、排斥或剥夺地位。

- “百家”:原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这里泛指多种不同的学术或思想体系。

5、罢黜百家的成语用法

“罢黜百家”本身就是一个成语,用于描述一种文化政策或思想控制的手段,它通常与“独尊儒术”连用,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固定搭配,强调对某一学派或思想的独尊和对其他学派的排斥。

6、罢黜百家的示例

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一政策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罢黜百家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排斥异己、独尊一家、思想专制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排斥或限制其他思想或学派,以确立某一学派或思想的独尊地位的意思。

- 反义词:兼容并蓄、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等,这些词语则强调了思想的多样性和自由性,反对对某一学派或思想的独尊和排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