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踕后的成语解释

一文知千秋252024-12-17 03:08:17
跋前踕后的成语解释:形容进退两难,处境困难。“跋”指踩、踏,“踕”指跌倒,整个成语意味着向前走会跌倒,向后退也会跌倒,形容处境艰难,进退维谷,无法顺利前行或后退。

1、跋前踕后的释义

跋前踕后是一个成语,形容进退两难,处境尴尬。“跋”和“踕”都是行走不稳的样子,前者指向前行走困难,后者指向后退步维艰,整体意味着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面临阻碍,无法顺利行动。

跋前踕后的成语解释

2、跋前踕后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天,照临下土,式谷以女,而维德之用,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进退维谷,靡所止居。”虽然直接提及“跋前踕后”的原文不在此,但成语“进退维谷”与之意义相近,且常被用来解释“跋前踕后”的出处背景,表示处境艰难,进退两难的状态。

3、跋前踕后的例句

他在职场上跋前踕后,既想升职加薪,又怕失去现有的稳定,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4、跋前踕后的分解解释

- “跋”:指行走时脚步不稳,向前迈进困难。

- “前”:表示方向,指向前方。

- “踕”:与“跋”类似,形容行走不稳,但更多指向后退时的不稳。

- “后”:表示方向,指向后方。

5、跋前踕后的成语用法

作为形容词性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物在行动或决策上遇到的困境,进退两难,无法做出满意的选择。

6、跋前踕后的示例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感到自己像是陷入了跋前踕后的境地,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似乎无法避免负面的后果。

7、跋前踕后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进退维谷、左右为难、骑虎难下等,都表示处于两难境地,难以抉择。

- 反义词:畅通无阻、一帆风顺、得心应手等,表示行动顺利,没有阻碍或困难。

虽然“跋前踕后”这一成语的直接出处可能不如“进退维谷”那样明确记载于古籍,但两者在意义上高度相似,都用于形容进退两难的困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