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的成语解释

一文知千秋342024-12-17 02:22:15
拔山举鼎是一个成语,形容力量极大,能搬动高山,举起重鼎,通常用来比喻力大无穷或气概非凡之人所具备的超凡力量和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英雄人物的威猛形象。

1、拔山举鼎的释义

拔山举鼎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力量极大,能够轻易搬动大山、举起大鼎,常用来比喻人力大无穷或气概非凡,具有超凡的力量和威猛之势。

拔山举鼎的成语解释

2、拔山举鼎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描述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虽然“拔山举鼎”四字并未直接连用在《史记》中,但后世根据项羽的英勇事迹,概括出了这一成语,用以形容其力大无穷。

3、拔山举鼎的例句

他力大如牛,简直有拔山举鼎之势,一个人就能搬动那块沉重的石头。

4、拔山举鼎的分解解释

- 拔山:指能够拔起大山,形容力量极大。

- 举鼎:指能够举起大鼎,同样强调力量的巨大。

两者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形容力量超群的成语。

5、拔山举鼎的成语用法

拔山举鼎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力量极大,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英雄人物的威猛形象。

6、拔山举鼎的示例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描绘为武艺高强、力大无穷的英雄,他挥舞青龙偃月刀,犹如拔山举鼎,令敌人闻风丧胆。

7、拔山举鼎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力大无穷、力能扛鼎、力拔山河等,都形容力量极大。

- 反义词:软弱无力、手无缚鸡之力等,形容力量微小,无法与拔山举鼎相比。

拔山举鼎是一个形容力量极大的成语,它来源于古代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塑造英雄人物的威猛形象,展现其超凡的力量和气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