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束甲是一个成语,意指军队停止行动,收起武器盔甲,通常用来形容军队或势力停止战斗或敌对行动,进入一种静止或休战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双方暂时和解或等待时机的情况。
1、按兵束甲的释义:
按兵束甲意指停止军事行动,收起武器盔甲,通常用来形容军队停止战斗或准备投降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暂时不采取行动,保持克制或等待时机。
2、按兵束甲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晋大夫对曰:‘昔者吾先君之败楚师于邲也,楚是以不敢保其社稷,而委其命于我国,今主君亦不获命于寡君,是以在此,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弗与,则寡人秣马厉兵,秣马蓐食,以与楚师遇于中原,唯是君所择于斯二者。’楚子使与晋盟,晋侯重为之礼,晋师遂还,无及楚师,于是晋侯之师按兵束甲,以退于郇。”
3、按兵束甲的例句:
面对敌方的挑衅,我方决定按兵束甲,静待时机成熟再行反击。
4、按兵束甲的分解解释:
- 按兵:停止军事行动,不调动军队。
- 束甲:收起盔甲,表示不准备战斗。
5、按兵束甲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军队或势力在特定情况下选择不采取进攻或战斗的姿态,而是保持防御或等待状态,它强调了一种策略性的克制和耐心。
6、按兵束甲的示例:
在历史上的某些战役中,当一方发现对方实力强大,难以取胜时,会选择按兵束甲,暂时撤退,以保存实力,等待更好的机会。
7、按兵束甲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偃旗息鼓、按兵不动,都表示停止行动,保持静止或防御状态。
- 反义词:大举进攻、长驱直入,表示积极采取行动,发动攻击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