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然道貌的释义是指神态庄重严肃,多指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庄重、严肃,但实际上行为不端或内心想法与外表不符的人。
1、岸然道貌的释义:
岸然道貌,形容人外表庄重、严肃,但内心却不一定如此,常含贬义,指那些表面上装得一本正经,而实际上道德败坏或虚伪的人。
2、岸然道貌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原文描述的是某人多年后突然现身,外表装扮庄重严肃,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3、岸然道貌的例句:
他虽然平时总是岸然道貌,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但私下里却经常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4、岸然道貌的分解解释:
- 岸然:形容高傲、严肃的样子。
- 道貌:指道士或修行人的外貌,引申为庄重、严肃的外表。
- 岸然道貌:整体形容人外表庄重严肃,但内心可能并不如此。
5、岸然道貌的成语用法:
作为形容词短语,岸然道貌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外表庄重但内心虚伪或不道德的人,它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
6、岸然道貌的示例:
在小说中,经常会有岸然道貌的反派角色,他们表面上装得一本正经,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经常做出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情。
7、岸然道貌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道貌岸然、一本正经(但需注意,这两个成语虽然意思相近,但“一本正经”有时也用于形容人做事认真、严肃,不带贬义)。
- 反义词:嬉皮笑脸、油头粉面(这些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外表轻浮、不庄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岸然道貌”和“道貌岸然”意思相近,但两者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略有不同。“岸然道貌”更侧重于描述人的虚伪和表里不一,而“道貌岸然”则更侧重于描述人外表的庄重和严肃,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