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毁骨立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312024-12-15 03:46:15
哀毁骨立是一个成语,形容因亲人去世,极度悲哀,身体消瘦到仿佛只剩下骨架。“哀”指悲哀,“毁”指因悲哀过度而损害身体,“骨立”则表示瘦得只剩皮包骨,形象地描绘了极度悲伤对人的身心造成的巨大影响。

1、哀毁骨立的释义

哀毁骨立是一个成语,形容因过度悲哀而身体极度消瘦,仿佛只剩下骨架一般,它表达了极度的悲伤和因悲伤导致的身体极度衰弱状态。

哀毁骨立的解释

2、哀毁骨立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原文描述的是两位古代人物在亲人去世后的不同表现,王戎因过度悲伤而身体极度消瘦。

3、哀毁骨立的例句

自从父亲去世后,他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短短数月间已变得哀毁骨立,让人看了心疼。

4、哀毁骨立的分解解释

- 哀:悲哀、悲伤。

- 毁:这里指因悲伤而损害身体。

- 骨立:形容人极瘦,只剩下骨架支撑的样子。

5、哀毁骨立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因亲人去世或其他重大打击而极度悲伤,导致身体极度消瘦的状态,它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的悲伤情绪。

6、哀毁骨立的示例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描述主人公因失去亲人而哀毁骨立的情节,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得知林黛玉去世后,悲痛欲绝,身形日渐消瘦,几乎到了哀毁骨立的地步。

7、哀毁骨立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痛不欲生、悲不自胜、心如刀割等,都表示极度的悲伤和痛苦。

- 反义词: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等,表示快乐、高兴的情绪状态,与哀毁骨立形成鲜明对比。

哀毁骨立是一个形容极度悲伤导致身体极度消瘦的成语,它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