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泥封关的成语解释指的是用一小团泥巴把关门封住,比喻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出自《后汉书·隗嚣传》,原文为“王师得进,必破之,则陇右之地,丸泥封关,可为我有也。”
1、丸泥封关的释义:
丸泥封关,是一个成语,意指用极少量的泥土(丸泥)就可以封锁住关口,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用少量的兵力或物资就能守住要害之地,它常用来比喻防御力量虽小,但足以抵御强敌。
2、丸泥封关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隗嚣传》,原文记载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西,对光武帝刘秀表示归顺又怀有二心,光武帝派来歙去劝说隗嚣,隗嚣的部下王元说:“今以君之众,我之土,足以当汉兵百万;君守隘塞,我蹑其后,以丸泥封关,虽王师百万,何得而入?”意指用少量的泥土封锁关口,就能阻挡百万大军。
3、丸泥封关的例句:
在这个战略要地上,只需丸泥封关,敌人就难以逾越。
4、丸泥封关的分解解释:
- 丸泥:指极少量的泥土,象征资源或力量的微薄。
- 封关:封锁关口,指通过某种手段(在这里是丸泥)来阻挡敌人的进攻。
5、丸泥封关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丸泥封关通常用于形容防御策略的精妙和地形的险要,强调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可能性,它可以用作谓语、定语,表达一种对防御能力的赞美或强调。
6、丸泥封关的示例:
古代战争中,许多将领都善于利用地形优势,采取丸泥封关的策略,以少量的兵力成功抵御了敌人的大军。
7、丸泥封关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一夫当关(形容地势险要,一人把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形容地方险要,便于防守,难以进攻)。
- 反义词: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险阻)、无险可守(指没有可以防御的地形或条件)。
丸泥封关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地形和防御策略的精妙运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对于智慧和勇气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