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读父书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232024-12-14 03:20:17
徒读父书指的是只知死读书,拘泥于古训,不知变通,不能从读书中领会出真道理,以致把书读死。它强调读书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注重理解、思考与实践,避免成为书呆子,只知道照搬书本而缺乏实际运用和创新的能力。

1、徒读父书的释义

徒读父书指的是只知死读书,拘泥于书本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或缺乏实际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行为,它强调了一种只继承而不发展、只学习而不实践的态度。

徒读父书的解释

2、徒读父书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括既行,代廉颇为将,赵括自以精兵四十万而秦羞之,乃更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括虽然从小就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惨败,因此后人用“徒读父书”来形容这种只知书本理论而不注重实践的情况。

3、徒读父书的例句

他只是徒读父书,从未真正参与过项目,所以面对实际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

4、徒读父书的分解解释

- “徒”意为仅仅、只是。

- “读”指阅读、学习。

- “父书”原指父亲留下的书籍或教导,这里泛指书本知识和前人经验。

5、徒读父书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只知读书而不注重实践、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在句子中可以作为谓语、定语等成分使用。

6、徒读父书的示例

示例一:我们不能只是徒读父书,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

示例二: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都是徒读父书,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7、徒读父书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纸上谈兵、食古不化、墨守成规等,都表示只知理论而不注重实践的情况。

- 反义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灵活变通等,表示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