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传而去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282024-12-14 03:14:19
"投传而去"的摘要可以表述为:投传而去是一种古代辞官或离开某个职位的行为,投传”指的是呈递官印、辞呈等文件,表示辞去官职或离开当前职位的意愿和行动。该短语常用于描述古代文人或官员因各种原因而选择离职的情景。

1、投传而去的释义

投传而去指的是古代士人因不满现实或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主动呈上自己的名帖(传)并离开当前所在的地方或职位,这一行为通常象征着一种决绝的态度,表示不再留恋或继续服务于某地或某人。

投传而去的解释

2、投传而去的出处

这一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文献,具体出处可能因历史久远而难以精确追溯,但它在描述古代士人行为、特别是与官场相关的故事中较为常见,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个人志向与现实的权衡与选择。

3、投传而去的例句

“面对朝廷的腐败,他毅然决定投传而去,寻找一片能够施展才华的净土。”

4、投传而去的分解解释

:指递交、呈上。

:古代指名帖、介绍信,这里特指士人的身份证明和资历介绍。

: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离开。

5、投传而去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古代士人或文人因对现实不满或追求更高理想而主动离职的行为,它带有一种高尚、决绝的情感色彩,常用于赞扬那些勇于追求个人理想、不畏权势的人。

6、投传而去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士人因不满朝廷的腐败或个人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会选择投传而去,如陶渊明辞官归隐,便是典型的投传而去之例,他们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更高精神追求的向往。

7、投传而去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挂冠而去(指辞去官职并离开)、拂衣而去(形容愤慨离去)、解绶而去(指辞去官职)。

反义词:恋栈不去(指留恋权势、地位而不愿离去)、苟延残喘(形容勉强维持生存,多含贬义,与主动离职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投传而去”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士人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