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没杯案"的成语解释摘要: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极度惶恐不安,或处于极度困窘的境地,如同头被埋在杯盘碗盏的案子底下一样,无法自如地行动或应对。它形象地描绘了人在紧张、害怕或尴尬时的无助状态。
1、头没杯案的释义:
“头没杯案”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头伏在酒杯和桌子之间,形容人喝酒喝到醉倒,头埋在酒杯和桌子之间,失去知觉或极度沉醉的状态,它常用来形容人饮酒过量,醉态可掬的样子。
2、头没杯案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原文描述的是鲍勋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曹丕,后被曹丕记恨,在一次宴会上,曹丕故意让鲍勋饮酒至醉,鲍勋“头没杯案”,以此羞辱他。“头没杯案”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
3、头没杯案的例句:
他昨晚在聚会上喝得太多,最后头没杯案,不省人事,被朋友们送回了家。
4、头没杯案的分解解释:
- “头没”:指头部沉没或埋入。
- “杯”:指酒杯,是饮酒的器具。
- “案”:指桌子,是放置物品或进行活动的平面。
- 综合起来,“头没杯案”形象地描绘了人因饮酒过量而头部埋在酒杯和桌子之间的状态。
5、头没杯案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饮酒过量后的醉态,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饮酒者缺乏自控力或过于放纵,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描绘宴会、酒席等场合中人物的醉态。
6、头没杯案的示例:
在《水浒传》中,描述某些好汉因豪情万丈,饮酒过量,头没杯案”,展现了他们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7、头没杯案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烂醉如泥、酩酊大醉,都形容人饮酒过量后的醉态。
- 反义词:滴酒不沾、清醒自持,形容人不饮酒或饮酒后能保持清醒和自控力。
“头没杯案”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描绘人饮酒过量后的醉态,传达了饮酒应适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