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残去杀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242024-12-14 02:22:16
胜残去杀的释义是指感化残暴的人并使其不再作恶,也指以德化民,使百姓乐于从善,国家得以安定,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强调用仁德之心治理国家和民众,消除暴力和杀戮,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1、胜残去杀的释义

胜残去杀,意指感化残暴的人,使他们不再作恶,从而消除杀戮,这一成语体现了通过道德教化来转变人心,实现社会和谐的理念。

胜残去杀的释义

2、胜残去杀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论语·子路》篇,原文为“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意指善良的人治理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可以感化残暴之人,消除社会上的杀戮现象。

3、胜残去杀的例句

“通过长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建设,我们的社会逐渐实现了胜残去杀的目标,人民生活在更加和谐安全的环境中。”

4、胜残去杀的分解解释

- 胜残:指战胜、感化那些残暴的人。

- 去杀:指消除、停止杀戮行为。

5、胜残去杀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通过道德教化或政策引导,使社会风气得到改善,残暴行为减少或消除的情况,它强调了一种积极的社会治理理念,即通过正面的力量来转变人心和社会风气。

6、胜残去杀的示例

在古代,一些贤明的君主通过推行仁政、广施德教,逐渐使国内的残暴行为减少,实现了胜残去杀的局面,现代社会中,通过加强法制教育、推广道德教育等措施,也可以逐步达到这一目的。

7、胜残去杀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化戾气为祥和、以德服人、感化人心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通过道德教化来转变人心和社会风气的理念。

- 反义词:以暴制暴、以杀止杀等,这些词语则强调了通过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与胜残去杀的理念相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