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成语解释:原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的见解深刻、透彻。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后用以形容分析事物很深刻。
1、入木三分的释义:
入木三分原指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的见解深刻、透彻,形容分析或描述事物非常准确、深刻,能触及到事物的本质或核心。
2、入木三分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故事讲述的是王羲之的书法技艺高超,他在木板上写字,墨迹竟然能渗透到木板三分之深,可见其笔力之强劲。
3、入木三分的例句:
他的评论文章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4、入木三分的分解解释:
- “入”表示进入、深入;
- “木”指木材、木板;
- “三分”是具体的深度描述,原指木板厚度的三分之一,这里用来形容深入的程度。
5、入木三分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形容言辞、文章、见解等深刻透彻,能触及事物的本质,可以说某人的见解“入木三分”,或者某篇文章分析得“入木三分”。
6、入木三分的示例:
示例一:这部小说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示例二:他的演讲入木三分地剖析了当前经济形势,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7、入木三分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 反义词: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印象很不深刻)、浅尝辄止(指不深入钻研,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