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的成语解释

一文知千秋252024-12-14 00:56:21
日积月累的成语解释指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形容事物、知识、经验等由少到多,逐渐积累起来。这个成语强调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时间的沉淀对于取得成功或达成目标的重要性。

1、日积月累的释义

日积月累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长时间的积累,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财富等,都是通过一天一天、一月一月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增多的,它强调了持续性和累积性的重要性。

日积月累的成语解释

2、日积月累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而往往积少成多,忽地引一个败类,牵连不已,铢两至於累百千万,是合抱之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木著也。”虽然直接引用“日积月累”四字可能不在此出处,但类似意思的表达反映了古人对积累过程的重视。

3、日积月累的例句

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不懈努力的结果。

4、日积月累的分解解释

- “日”指每天,强调时间的连续性;

- “积”意为积累,表示数量的逐渐增加;

- “月”指每月,进一步强调时间的长期性;

- “累”也是积累的意思,与“积”相呼应,共同强调不断累积的过程。

5、日积月累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描述某事物或成就是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而达成的,它带有褒义,强调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6、日积月累的示例

在学习上,只有日积月累,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健身方面,通过日积月累的锻炼,身体会逐渐变得更强壮。

7、日积月累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都表示通过不断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成就。

- 反义词:一蹴而就、一挥而就、一曝十寒,这些成语表示事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或缺乏持续的努力和积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