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见乎辞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312024-12-14 00:18:17
情见乎辞的摘要:情见乎辞是一个成语,意指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即说话或写文章时,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通过言辞可以察觉到说话者或作者的真实情感。它强调言辞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1、情见乎辞的释义

情见乎辞,意指情感在言辞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需额外说明或解释,这里的“情”指的是情感、情绪,“见”是显现、流露的意思,“乎”是介词,相当于“在”,“辞”则是指言辞、话语,整个成语强调的是情感与言辞的直接关联,即情感能够直接通过言辞表达出来。

情见乎辞的解释

2、情见乎辞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于忧患与故,而极数变,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情见乎辞矣。”虽然原文较长,但“情见乎辞”这一表述明确体现了情感在言辞中的自然流露。

3、情见乎辞的例句

他的信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情见乎辞,让人读后不禁动容。

4、情见乎辞的分解解释

- 情:情感、情绪。

- 见:显现、流露。

- 乎:介词,相当于“在”。

- 辞:言辞、话语。

5、情见乎辞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言辞中自然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无需额外修饰或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评价那些能够深刻表达作者情感的文字或对话。

6、情见乎辞的示例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往往情见乎辞,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贾宝玉的深情厚意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

7、情见乎辞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言为心声、辞达意显,都指言辞能够准确表达内心的情感或意图。

- 反义词:言不由衷、口是心非,指言辞与内心真实想法不一致,或故意掩饰真实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