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食自公成语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22025-04-22 16:13:26
退食自公成语的解释是指官吏不贪污公家的钱,退朝后才吃饭,形容为官清廉。“退食”指官吏退朝后吃饭,“自公”指从公家那里领取官俸。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官员。

1、退食自公的拼音

tuì shí zì gōng

退食自公成语的解释

2、退食自公的释义

指官吏节俭正直,公事办完后回家进食,形容为官清廉,不贪占公家便宜,退食,指官吏回家吃饭。

3、退食自公的出处

《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原句中的“退食自公”描述的是官员在公务结束后,回家吃饭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清廉不贪的形象。

4、退食自公的例句

他身为地方官,始终秉持退食自公的原则,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5、退食自公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为官清廉、正直无私的人,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带有褒义色彩。

6、退食自公的示例

历史上的包拯、海瑞等清官,都是退食自公的典范,他们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

7、退食自公的近义词

廉洁奉公、克己奉公、两袖清风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为官清廉、不贪不占的品德。

8、退食自公的反义词

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贪污腐败的行为。

“退食自公”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道德寓意的成语,它体现了古代官员清廉正直、不贪不占的高尚品质,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