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愆纠谬成语的解释是指对错误进行纠正,绳愆”意为纠正过失,“纠谬”意为纠正谬误。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错误和不准确的事物进行严格的纠正和指正,以确保事情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1、绳愆纠谬的拼音:
shéng qiān jiū miù
2、绳愆纠谬的释义:
绳愆纠谬意指用法律或规章制度来纠正错误和过失。“绳”指法律、规矩,“愆”指过错,“纠”指纠正,“谬”指错误。
3、绳愆纠谬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意为用法律来纠正过错,消除不正确的思想,使能够继承先人的功业。
4、绳愆纠谬的例句:
作为监察官员,他的职责就是绳愆纠谬,确保政府部门的运作符合法律和规章制度。
5、绳愆纠谬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负责监督、纠正错误和过失的人或行为,它可以用作谓语、定语等,表达一种正式、严谨的纠正态度。
6、绳愆纠谬的示例:
在历史上,许多御史大夫都以其绳愆纠谬的职责著称,他们不畏权贵,勇于揭露和纠正朝廷中的腐败和错误。
7、绳愆纠谬的近义词:
绳之以法、拨乱反正、纠偏补弊等,这些词语都含有纠正错误、恢复秩序的意思。
8、绳愆纠谬的反义词:
姑息养奸、放任自流、任其自流等,这些词语表示对错误和过失的纵容和放任,不进行纠正。
虽然“绳愆纠谬”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但它在古代文献和正式场合中仍有一定的使用频率,体现了古人对于纠正错误和过失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仍然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