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权辱国成语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102025-04-18 11:00:12
丧权辱国成语的释义指的是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在外交、战争等方面遭受重大失败或屈辱的情境,体现了对国家尊严和权益的严重损害。

1、丧权辱国的拼音

sàng quán rǔ guó

丧权辱国成语的释义

2、丧权辱国的释义

指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在外交或战争中遭受重大失败,导致主权受损、国家尊严被践踏的情况。

3、丧权辱国的出处

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单一出处,而是基于历史事件的概括和总结,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国家因战败或外交失误而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主权丧失、国家蒙羞的情况,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丧权辱国”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

4、丧权辱国的例句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是丧权辱国的耻辱记录。

5、丧权辱国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国家在外交或战争中的失败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它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用于表达对这类事件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6、丧权辱国的示例

示例一: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多次遭受列强侵略,签订了诸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示例二:某国在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这一行为被视为丧权辱国的行为。

7、丧权辱国的近义词

卖国求荣、割地赔款、国破家亡等,这些词语都含有国家遭受重大损失、尊严受损的意味。

8、丧权辱国的反义词

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为国争光等,这些词语则表达了国家强盛、人民自豪的积极形象。

虽然“丧权辱国”这一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但我们在使用时也应保持客观和理性,避免过度渲染或夸大其词,我们也应铭记历史教训,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