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灊山居
唐·杜荀鹤
他年若访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岩壁耸苍龙势逸,松风吟野鹤声齐。
云开半壁斜阳入,水映孤峰落日低。
此地从来无俗客,只应容得野僧栖。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部分作品被收入《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中。
译文
将来如果有一天你要探访灊山的居所,千万不要因为逃避世俗而更改了这里的名字,岩壁高耸如同苍龙腾飞,气势非凡;松林间风声阵阵,仿佛野鹤在吟唱,声音和谐,云开雾散时,半壁斜阳映入眼帘;水面上倒映着孤峰,落日低垂,这个地方从来就没有俗气的客人来访,只应该允许野僧在此栖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灊山居所的自然风光和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他年若访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一句,既是对未来访客的叮嘱,也隐含了诗人对这片净土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首联直接点题,提出探访灊山居所的注意事项;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灊山居所的清幽和壮美;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脱俗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杜荀鹤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他出身贫寒,多次应举不第,对仕途和世俗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对灊山居所的描绘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排斥,以及他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