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62025-04-07 08:21:26

诗词原文

秋夜西园

唐·韦应物

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出自哪首诗?

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

一庭木叶惊风坠,万籁秋声入梦迟。

露重花低愁不语,云轻月淡影参差。

谁人知此秋宵意,独倚阑干到晓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闲适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独自看见清冷的月亮即将升起,西园的清新空气弥漫在清澈的池塘上,庭院中的树叶被秋风吹落,万籁俱寂的秋声让人迟迟难以入眠,露水凝重,花朵低垂,仿佛在默默发愁,云彩轻盈,月光淡雅,树影参差不齐,谁能理解这秋夜的情怀,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直到天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西园的宁静与清冷,通过月升、气爽、叶落、秋声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诗中“凉蟾”指秋月,“爽气”形容秋夜的清新,“木叶惊风坠”和“万籁秋声”则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寂静与萧瑟。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首联“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以月升和气爽开篇,奠定了全诗清冷孤寂的基调,颔联“一庭木叶惊风坠,万籁秋声入梦迟”通过落叶和秋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萧瑟,颈联“露重花低愁不语,云轻月淡影参差”则以露重花愁、云淡月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孤独,尾联“谁人知此秋宵意,独倚阑干到晓时”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无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辞官闲居期间,在仕途失意、人生坎坷的背景下,韦应物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秋夜的西园,成为他抒发内心情感、寄托人生理想的场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孤独与愁绪的深刻体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