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时都不值繁华,结实调羹尚有誇。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32025-04-07 06:23:05

诗词原文

荔枝

宋·刘克庄

开时都不值繁华,结实调羹尚有誇。全诗是什么?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

开时都不值繁华,结实调羹尚有誇。

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名下更无杨。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点缀着锦囊般的荔枝,它的琼浆玉液胜过瑶酒,凤髓龙肝般的美味值得品尝,荔枝开花时并不显得繁华,但结果后却以能调制羹汤而被人夸赞,如果杨贵妃知道荔枝的这种美味,那么在荔枝的名下,就不会再有杨玉环的名字了(意指荔枝的美味超过了杨贵妃的魅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荔枝的芳香、美味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首联和颔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荔枝的色香味俱佳;颈联则通过对比荔枝开花与结果的不同境遇,暗示了荔枝虽不起眼却内涵丰富;尾联则运用了历史典故,以杨贵妃对荔枝的喜爱来进一步衬托荔枝的美味。

赏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将荔枝的色香味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荔枝虽不起眼却内涵丰富的特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南宋时期,荔枝作为一种珍贵的水果,备受人们喜爱,诗人可能是在品尝到荔枝的美味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描绘荔枝的特性和人们对它的喜爱,诗人可能想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开时都不值繁华,结实调羹尚有誇”这两句,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两句展开,在赏析和解读时,我们需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来全面理解诗人的意图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