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明祠春景
唐·李暮云
淑气亭亭扫般若,昂精灿灿栖明祠。
春风轻拂花含笑,晓露微凝柳带姿。
云影悠悠随日转,鸟声阵阵伴人痴。
此间胜景谁能识,唯有幽心自得知。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仅知其活跃于唐文宗至唐哀帝年间,李暮云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并未占据显赫地位,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仍赢得了后世的一定关注。
译文
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仿佛轻轻扫过般若的智慧之光;昂扬的精神灿烂夺目,栖息在明亮的祠堂之上,春风轻轻吹过,花朵含笑绽放;清晨的露珠微微凝结,柳条随风摇曳,姿态万千,云影随着日光的移动而悠悠飘荡,鸟鸣声阵阵,伴随着人们的痴迷,这里的美丽景色谁能真正识得?只有那幽深的心境才能自行领悟。
释义
“淑气亭亭扫般若”描绘了春风温柔地吹拂,如同扫除心灵的尘埃,带来般若(佛教中的智慧)的清明。“昂精灿灿栖明祠”则形容人的精神焕发,如同璀璨的星光栖息在明亮的祠堂之上,寓意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光明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人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的精神风貌,通过“淑气”、“昂精”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的精神焕发,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般若”和“明祠”的意象,寓意着智慧与光明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游历某地时,被当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所触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的关注与追求,在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