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醉归
唐·韦庄
江头醉罢日将落,芊眠草色生长烟。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的衰落与五代的动荡之中,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丽婉约,词则更为后人所称道,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在江边畅饮至醉,太阳已快要西沉,嫩绿的草地被暮色和轻烟笼罩,显得格外柔和而深远,渔翁趁着夜色在西边的山崖边安顿下来,清晨时分,他汲取清澈的湘江水,点燃楚地的竹子来取暖和做饭。
释义
首句“江头醉罢日将落”描绘了诗人江边饮酒至醉,天色已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落寞的氛围,次句“芊眠草色生长烟”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暮色中草地的柔和与深远,长烟袅袅,更添几分朦胧之美,后两句转而描写渔翁的夜宿与晨起生活,展现了另一种宁静而质朴的田园风光。
赏析
这首诗以“醉罢”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饮酒后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释放或逃避,通过“芊眠草色生长烟”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暮色世界,草色与长烟交织,形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后两句则通过渔翁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与质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江边醉归、渔翁夜宿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