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32025-04-06 06:36:47

诗词原文

秋景胜春

唐·韦庄

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的释义

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枝。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在夕阳映照下的红色树林和黄色的落叶之外,这秋日的景色远远胜过春天山中傍晚细雨蒙蒙的时候,野外的河水参差不齐地留下了涨水的痕迹,稀疏的林木因霜冻而倾斜,露出了它们的枝条,我在这秋日的景色之外悠闲地吟诗,感觉世间万事都变得悠远而宁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色,并将其与春天的景色进行了对比,强调了秋景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树林、落叶、斜阳、野水、霜枝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比春景与秋景,突出了秋日的宁静与深远,首句“丹林黄叶斜阳外”以鲜明的色彩描绘了秋日黄昏的壮丽景色,而“绝胜春山暮雨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景的喜爱和赞美,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并通过“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波折和变故,内心更加宁静和超脱,在秋日黄昏的美景中,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秋景的诗篇,韦庄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和词人,对自然景色有着独特的感悟和表达能力,这也使得他的这首诗在描绘秋景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