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之蓄成语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8:43:18
九年之蓄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国家储备粮食,能供九年之用,比喻粮谷储备充足,也形容积蓄很多,出自《礼记·王制》,原句为“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1、九年之蓄的拼音

jiǔ nián zhī xù

九年之蓄成语的释义

2、九年之蓄的释义

原指国家储备足够九年用的粮食,后泛指积蓄充足,准备长远,形容国家或家庭储备的粮食等物资非常丰富,足以应对长期的需要或不时之需。

3、九年之蓄的出处

出自《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4、九年之蓄的例句

这个国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九年之蓄的粮食储备,足以应对任何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

5、九年之蓄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使用时,通常用于形容国家或家庭储备充足,准备充分,能够应对长期的困难或挑战。“这个国家有着九年之蓄的粮食储备,面对任何危机都能从容应对。”

6、九年之蓄的示例

在古代,一些明智的君主会鼓励农民耕种并储存粮食,以确保国家有九年之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饥荒或战争等紧急情况。

7、九年之蓄的近义词

丰衣足食、积谷防饥、储备充裕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储备充足、准备充分的意思。

8、九年之蓄的反义词

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储备空虚等,这些词语都表示资源或物资不足,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