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失据成语的释义是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或支撑,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无法做出合适的决策或选择。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或困难的情况时,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陷入困境。
1、进退失据的拼音:
jìn tuì shī jù
2、进退失据的释义:
形容行动或决策时既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处于两难境地,没有合适的依据或立足点。
3、进退失据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袁绍传》:“今之胜计,莫若举军东出,以其间与操相持于官渡,彼军虽众,何能多我!绍进,临河而守,操退,舍我而去,还绍之兵,以攻其后,是操军首尾不能救也,操军既破,必北还;如其北还,然后以辎重捐之于河,因收其众,以取鄴,则一举而袁绍可灭也,今不以此图之,而乃以孤军与之争胜负于中原,是以累卵当泰山,以群蚁撼大树,进退不可,安危不测,其为殆甚矣!”(虽原文未直接出现“进退失据”四字,但后世根据此类情境提炼出此成语)
4、进退失据的例句:
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公司高层显得进退失据,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5、进退失据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处境尴尬,常用于描述个人、团队或国家在面临复杂局势时无法做出合适选择的困境。
6、进退失据的示例:
在谈判桌上,由于双方立场悬殊,且缺乏中间地带,导致谈判代表们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境地。
7、进退失据的近义词:
左右为难、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欲罢不能等。
8、进退失据的反义词:
游刃有余、进退自如、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等,这些反义词描述的是在处理事务时能够灵活应对、游刃有余的状态,与进退失据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