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存亡成语的拼音为“jìn tuì cún wáng”。
1、进退存亡的拼音:
jìn tuì cún wáng
2、进退存亡的释义:
指前进、后退、生存、灭亡的关键时刻,形容处境极其危险或事情到了决定性的关头。
3、进退存亡的出处:
《周易·系辞上》:“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其中虽未直接提及“进退存亡”四字,但《周易》整体思想中蕴含了事物发展变化、进退存亡的哲理,而“进退存亡”作为成语,其形成可能源自对《周易》等古籍中相关思想的提炼和总结。
4、进退存亡的例句:
在这个公司重组的关键时刻,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公司的进退存亡。
5、进退存亡的成语用法:
作为主谓式成语,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处境极其危险或事情到了决定性的关头。
6、进退存亡的示例:
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我军将士深知此战关乎国家的进退存亡,因此个个奋勇杀敌,誓死保卫家园。
7、进退存亡的近义词:
生死攸关、危在旦夕、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等。
8、进退存亡的反义词:
安然无恙、高枕无忧、稳如泰山、相安无事等,这些反义词表示的是处境安全、没有危险或事情处于平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