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痴不癫成语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22025-03-31 07:44:12
假痴不癫成语的释义是指故意装作痴呆,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智谋,使外人无法窥测其真实意图,从而在关键时刻能够出奇制胜,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策略常用于军事、政治等领域,是一种高明的伪装和欺骗手段。

1、假痴不癫的拼音

jiǎ chī bù diān

假痴不癫成语的释义

2、假痴不癫的释义

原意是假装痴呆,不动声色,实际上却心中早有谋划,是一种表面装糊涂,暗中却十分清醒的处世策略,通常用于形容人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能力,以迷惑对手或敌人。

3、假痴不癫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是古代兵法中的一种策略。《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假痴不癫作为其中一计,体现了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

4、假痴不癫的例句

他在公司里总是表现得对晋升毫不在意,一副假痴不癫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一直在暗中努力,准备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5、假痴不癫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的某种行为或策略,在句子中,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人表面上看起来愚蠢或无知,但实际上却非常精明或有所图谋。

6、假痴不癫的示例

在三国时期,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时,就表现出了假痴不癫的策略,他明知城中空虚,却故意装作不知,最终成功地迷惑了诸葛亮,使其不敢贸然进攻。

7、假痴不癫的近义词

大智若愚、深藏不露、装疯卖傻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表面上看起来愚蠢或无知,但实际上却非常聪明或有能力的意思。

8、假痴不癫的反义词

锋芒毕露、原形毕露、暴露无遗等,这些词语都表示某人或某事物完全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能力,没有隐藏或伪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