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帚之使成语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42025-03-30 08:38:40
箕帚之使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持箕帚而为人服役的人,即供人差使的人,或指古代供人使唤的女仆,现泛指供人使唤的人,含贬义,也可用作谦词,形容自己甘愿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作宾语时用于自称。

1、箕帚之使的拼音

jī zhǒu zhī shǐ

箕帚之使成语的释义

2、箕帚之使的释义

指持箕帚打扫庭院,充当洒扫的仆人,也比喻供人驱使的人或地位低微的人。

3、箕帚之使的出处

出自《汉书·韩信传》,原文为“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母曰:‘吾为韩王送饭,岂望报乎!’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诸母漂者,指漂洗丝絮的老妇,亦泛指一般贫贱者,后遂以“箕帚之使”指持箕帚打扫庭院,充当洒扫的仆人。”

4、箕帚之使的例句

他虽出身贫寒,但志向远大,不甘于只做箕帚之使。

5、箕帚之使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宾语,指地位低微的仆人或供人驱使的人。

6、箕帚之使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英雄豪杰在成名之前,都曾有过身为箕帚之使的经历,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7、箕帚之使的近义词

仆役、仆人、丫鬟(女性角色)、奴仆等,均指供人驱使的人。

8、箕帚之使的反义词

主人、上司、领袖等,指处于领导或支配地位的人。

虽然“箕帚之使”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