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节成语的拼音是jī shān zhī jié。
1、箕山之节的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
2、箕山之节的释义:
箕山之节指的是古代隐士许由隐居箕山,拒绝尧帝让位的高尚气节,后来,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甘愿隐居山林,不慕名利。
3、箕山之节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让王》,原文描述了许由拒绝尧帝禅让帝位的故事,展现了许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高尚品质。
4、箕山之节的例句:
他放弃了高薪厚职,选择回归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真正体现了箕山之节的精神。
5、箕山之节的成语用法:
作为名词性成语,箕山之节常用于形容那些具有高尚情操、不慕名利、甘愿隐居的人或行为,在句子中,它可以作为主语、宾语或定语使用。
6、箕山之节的示例:
古代文人墨客中,不乏有像陶渊明那样,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和追求,毅然辞官归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们的行为正是箕山之节的生动体现。
7、箕山之节的近义词:
高风亮节、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不追求物质利益,注重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的高尚品质。
8、箕山之节的反义词:
追名逐利、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等,这些词语则表达了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的负面品质。
箕山之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它体现了古代隐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追求,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