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操成语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52025-03-30 08:33:11
"箕山之操"成语的解释指的是古代隐士许由隐居箕山,拒绝尧帝让位的高风亮节行为,后用以形容人具有高尚的节操,不慕名利,甘愿过清贫隐居生活的品德与志向。

1、箕山之操的拼音:jī shān zhī cāo

2、箕山之操的释义:箕山之操原指古代隐士许由隐居箕山之下,不慕名利的高洁情操,现泛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保持清高节操的行为或品质。

箕山之操成语的解释

3、箕山之操的出处:这一成语典故源自中国古代,具体可追溯到《庄子·让王》等文献,其中记载了许由拒绝尧帝让位的故事,表现了许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自由的高尚品德。

4、箕山之操的例句:他放弃了都市的繁华生活,选择归隐山林,过着一种箕山之操般简朴而宁静的日子。

5、箕山之操的成语用法:通常用作宾语,形容人或其行为具有高尚的隐逸情操,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和地位。

6、箕山之操的示例: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如陶渊明等,都以其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展现了箕山之操的精神风貌。

7、箕山之操的近义词:高风亮节、超然物外、遁世无闷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远离尘嚣、保持高尚品德和独立人格的意思。

8、箕山之操的反义词:追名逐利、利欲熏心、贪得无厌等,这些词语则强调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和道德操守的行为。

箕山之操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成语,它体现了古代隐士的高尚情操和人生追求,对于现代社会中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富足的人们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