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惓成语的释义为: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形容教导学生特别耐心专心,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孔子为人师,诲人不惓,道之不明,告之不变,如是者可谓勤矣。”
1、诲人不惓的拼音:
huì rén bù juàn
2、诲人不惓的释义:
指教导别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形容教师或教育者对学生耐心教导,不辞辛劳。
3、诲人不惓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惓,何有于我哉?”这是孔子自述其教学态度和方法的话,表达了他对于教育的热爱和执着。
4、诲人不惓的例句:
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诲人不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
5、诲人不惓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形容教师或教育者的教学态度和精神。“他是一位诲人不惓的好老师”或“她以诲人不惓的精神投身于教育事业”。
6、诲人不惓的示例:
在乡村小学里,张老师每天除了上课,还要辅导学生做作业,解答他们的疑问,真正做到了诲人不惓。
7、诲人不惓的近义词:
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耐心教导、不辞辛劳的意思。
8、诲人不惓的反义词:
厌教不倦(非正式用法,因为“厌教”并非常见词汇,但可理解为“厌倦教导”)、敷衍了事等,这些词语表示对教导工作缺乏耐心和热情,或者只是敷衍应对,但需要注意的是,“厌教不倦”并非标准成语,仅为表达反义而构造的词汇组合,在正式场合中,可以使用“敷衍塞责”等更常见的反义词来表达类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