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成语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32025-03-29 08:08:01
讳疾忌医成语的释义为: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愿接受他人的劝告或帮助,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和行为,应该勇于面对问题,及时寻求解决之道。

1、讳疾忌医的拼音

huì jí jì yī

讳疾忌医成语的释义

2、讳疾忌医的释义

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愿接受帮助和改正。

3、讳疾忌医的出处

出自《周礼·天官冢宰·医师》:“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凡民之有伤于刑者,死则奠之,生则弗敢问,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事。”后世引申为“讳疾忌医”,最早见于《扁鹊见蔡桓公》。

4、讳疾忌医的例句

他对于自己的错误总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正视并改正。

5、讳疾忌医的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不认错。

6、讳疾忌医的示例

蔡桓公因为讳疾忌医,最终导致了病情的恶化,不治而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问题和错误时,应该勇于正视并改正,而不是选择逃避或掩饰。

7、讳疾忌医的近义词

文过饰非、饰非掩丑、掩过饰非

8、讳疾忌医的反义词

知错就改、从善如流、闻过则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