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文珦
何日劳人许息机,水云深处结柴扉。
青山满眼堪留客,白发盈头欲问归。
风定落花闲不扫,鸟啼深树远闻微。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落晖。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未曾出仕,而是选择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他的作品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被视为宋代僧侣诗人的代表之一。
译文
什么时候我这个劳碌的人才能停止奔波,在水云缭绕的深处建起一座柴门小院呢?满眼青山足以留住客人的脚步,而我满头白发却不禁想要询问归期,风停了,落花悠闲地落在地上,我也不去打扫;鸟儿在深深的树林中啼叫,声音远远传来,微不可闻,这里面的真正含义谁能理解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夕阳缓缓落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何日劳人许息机,水云深处结柴扉”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劳碌,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颔联“青山满眼堪留客,白发盈头欲问归”则通过对比青山与白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颈联“风定落花闲不扫,鸟啼深树远闻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与和谐,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落晖”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真谛的领悟和无人理解的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水云深处的柴扉、满眼的青山、悠闲的落花和远闻的鸟啼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超脱的氛围,诗人也通过对比青山与白发,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以诗酒自娱,远离世俗纷扰,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